2025 年 4 月 24 日,“百家讲堂”第二讲 “我们怎样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蓝岛书院成功举办。自动化工程系主任张海红老师受邀担任主讲人,现场师生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为大家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活动伊始,主持人电气231班马天鹰同学以近期全球热点—— 人工智能模型 DeepSeek 为切入点,抛出 “AI 时代读书是否有意义”、“人工智能会否取代人类工作” 等引发广泛关注与思考的问题,迅速聚焦全场目光,拉开了本次讲堂的序幕,并热情邀请张海红老师上台分享。
“剖析AI 与就业的深层关联”主题分享环节,张海红老师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讲解。针对“AI 带来的是工作的彻底消失,还是工作的深刻变化” 这一问题,张海红老师指出,AI 的发展确实使一些依赖重复性体力劳动和结构化信息处理的工作面临被替代的风险,但这并非意味着大规模失业,更多的是工作内容的重塑。她强调,AI 是工具,合理利用 AI 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当谈及“未来哪些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哪些需要人类完成” 时,张海红老师通过大量生动的例证说明,依赖重复性、标准化、数据驱动任务的职业,如传统的数据录入、简单的流程性操作等,更容易受到 AI 的影响。而需要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复杂手工、适应性以及跨领域整合能力的工作,如创意设计、心理咨询、高端技术研发等,将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领域。
在探讨“如何与 AI 协作而非被替代” 时,张海红老师强调,面对 AI 浪潮,我们不应抵触或盲目焦虑,而应主动学习、积极适应,学会与 AI 合作共赢。她根据不同专业背景,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着重指出 “未来不是‘人 vs AI’,而是‘掌握 AI 的人 vs 不掌握 AI 的人’”,鼓励大家努力成为掌握 AI 技能的前者。
分享接近尾声,张海红老师对“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这一最初问题作出总结:AI 不会简单地 “抢走” 所有工作,但它一定会深刻地 “改变” 几乎所有的工作。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 AI 时代的工作需求。
最后,主持人马天鹰对张海红老师的精彩分享以及现场师生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并宣布本次百家讲堂圆满结束,同时期待未来有更多精彩的相聚时刻。
本次讲堂在AI 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师生们提供了关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深刻思考与实用指导,引发了大家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深入探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马天鹰
文:王君、马天鹰
审核: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