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和语文教研室召开关于“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李杰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51

2025年4月8日下午,数学和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于博学楼108开展“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专题教研活动,会议由查雪华老师主持,党委委员、副校长刁爱军莅临指导。

首先,查雪华老师围绕“数学教学现状、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价值、培养策略构建、实践方法创新、教师角色定位及典型案例分析”六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痛点与突破方向,为后续研讨奠定坚实基础。

接着,教师们围绕学情差异挑战、技术应用瓶颈、评价效能不足等三大痛点进行了探讨。一、学情差异挑战:学生数学基础跨度大,部分学生初高中知识衔接断层,导致分层评价方案在任务设计、进度把控上难以精准适配;二、技术应用瓶颈:部分学生因学习习惯薄弱,对自主学习软件的使用停留在表面,未能转化为实质学习效果;三、评价效能不足:现行多元化评价未充分激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能,导致及格率与优秀率提升受限,需探索更具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最后,刁爱军针对研讨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三点指导性建议。一、教研主题具象化:建议将教研重点嵌入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可落地的自主学习任务方案,增强教研成果的操作性;二、分类培养科学化:分层评价一定要做好学情分析,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三、评价方式创新化:探索“解题过程可视化”作业形式,要求学生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知识输出能力。

“教”路漫漫,“研”途致远。此次教研活动通过问题导向与实践指引相结合,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刁爱军的专业指导下,教研室将以此次教研为起点,着力构建“分类培养——多元评价——个性发展”的育人路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找到个性化的攀登路径,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的能力跃升。

图:周建兰

文:查雪华

审核:李杰